核心词:
MYP 矿用 移动 阻燃 橡 套 电缆 随着国家电力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电缆线路的迅猛增长,电缆附件的使用不断增多,在电缆线路中电缆附件是随电缆长期等效使用的,与电缆同等重要,是电缆线路必不可少的部件,同样是电缆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产品。电缆附件由于涉及电场控制、界面处理、散热、老化、绝缘等多方面因素,在电力系统中显得尤为薄弱,电缆附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细节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产品缺陷的研究分析能够有效制订出质量细节控制要求,只要严格按工序控制要求去执行,就能杜绝产品缺陷,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固然重要,可产品在周转、包装运输及现场安装保护的重要性往往易被忽视。
1、MYP矿用移动阻燃屏蔽橡套电缆:导致绝缘的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随着附件使用量的快速增长,出现越来越多的电缆附件故障是由于附件绝缘受到外部破坏,进而造成绝缘下降而引起的击穿,因此,提升电缆附件产品的周转过程管理要求和加强保护措施,对降低电缆附件故障率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以110kV预制式中间接头应力控制管的合模线缺陷和中间接头外部刺伤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实物试验验证的手段,分析了产品缺陷的危害,加强了对生产制造质量细节的控制,对电缆附件周转过程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性进行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防范措施。kV中间接头采用几何结构法即应力锥、应力控制管来解决电场集中问题,从而改善电缆绝缘屏蔽层及线芯连接部位的电场分布。
2、MYP矿用移动阻燃屏蔽橡套电缆:因此产品上必须有一条夹紧线 应力锥、应力控制管均通过模具注射成型,这样制品上必然有合模线存在,为了便于脱模,合模线通常设计在直线段上接近曲线段。此位置场强较为集中,存在合模线需要打磨的情况,特别是中间接头应力控制管的生产中需要对合模线进行打磨。合模线的处理要求较高的生产技术作为保障,如果不进行打磨或打磨不完全,则易在此位置形成尖端,并发生尖端放电现象,如图1所示;如果打磨程度过深,则会在应力控制曲线的圆弧上产生新的尖端,导致局部发生放电现象。为此,技术小组设计了中间接头应力控制管合模线存在的尖端和凹陷2组电场控制缺陷模型。中间接头的原料是硅橡胶材料,体积电阻率≥1015Ω·cm,1mm厚的硅橡胶材料的耐受电压大于等于23kV。接头尺寸数据表明,中间接头应力管处绝缘厚度为34mm,产品经过了严格的型式试验,局部放电试验在96kV下未检测出超出背景的放电,工频电压试验为160kV/30min,128kV电压下进行20个热循环,未击穿、闪络,充分证明中间接头的结构设计合理,原材料电气、物理性能及生产工艺符合技术要求。正常情况下,产品能够长期、可靠运行。如果接头硅橡胶主体受到了外力损伤,34mm厚的硅橡胶在绝缘不足的情况下有被击穿的风险。通过有限元分析,距接头端部130mm区域场强较弱,场强从应力锥到应力管是逐步增强的,如图2所示,技术小组设计了距接头端部160mm和220mm位置作外部刺伤模拟验证试验。根据设计好的缺陷模型制作了4个有缺陷的中间接头,即应力管合模线有凹陷、应力管合模线有尖端、距接头主体端部160mm处刺伤15mm深缺陷、距接头主体端部220mm处刺伤10mm深缺陷。分别对4个有缺陷的中间接头进行了工频耐压和局部放电试验。合模线凹陷实物剖面图如图3所示。安装完成静置20min后,按照GB/T11017标准进行电气试验。

试验顺序:升压到96kV,没有观察到超过背景值局放,电压降回到0;再次升压到112kV,保持10s再降到96kV,局放量为1.8pC。再次升压到128kV,耐压1h,试品未击穿、闪络。工频耐压后的局放试验。升压到112kV,保持10s再降到96kV,局放量为2.7pC。工频耐压试验160kV,试品未击穿、闪络。安装完成静置20min后,按照GB/T11017标准进行电气试验。
3、MYP矿用移动阻燃屏蔽橡套电缆:未观察到超过背景值的放电 试验顺序及结果:升压到96kV,
矿用电缆没有观察到超过背景值的放电,电压降至0;再次升压到112kV,保持10s再降到96kV,局放量为7.2pC。再次升压到128kV,耐压1h,试品未击穿、闪络。工频耐压后的局放试验。kV,保持10s再降到96kV,局放量为8.8pC。工频耐压试验160kV,耐压到43min时试品击穿。中间接头发生击穿以后,技术小组将接头进行现场解剖,击穿点位于接头应力控制管的缺陷位置范围,如图5所示。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应力控制管合模线凹陷缺陷对电气性能没有明显影响,能顺利通过试验。应力控制管端部的合模线尖端缺陷对产品电性能是有影响的,在检测中发现局放信号,在160kV耐压过程中发生击穿。选用2个已通过96kV局放测试和160kV耐压1h试验合格的中间接头作为试品,分别对2个接头进行刺伤,一个深度为10mm,一个深度为15mm,刺伤如图6所示,最后进行电性能测试。试验数据与结果如表1所示,接头外部击穿点如图7所示。
4、MYP矿用移动阻燃屏蔽橡套电缆:通过试验可以看出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在接头主体上有刺伤的情况下,耐压120kV以下就会发生击穿,特别是在应力管上位置区域如果有一定深度的刺伤,则可能在较低的电压下直接从接头主体刺伤处击穿。应力管合模线尖端、接头外部损伤,尤其是靠近应力管位置会对接头产品造成严重影响。应提高110kV电力电缆附件出厂试验局放、耐压值要求,有效地检测出产品缺陷。对中间接头外部损伤的防范措施:制订合模线打磨工艺规程,使用高精度设备进行打磨,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采用投影测量的方法对合模线的平整度进行检查。将应力主体的电气试验要求提高,要求产品在128kV无局放,160kV耐压30min不击穿、不闪络,方可定为合格品。对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监控,加强产品周转管理,设计周转专用车,并安排专人负责半成品在出厂试验前后的搬运。
5、MYP矿用移动阻燃屏蔽橡套电缆:立即测试连接器的电气性能 在中间接头通过电气性能测试后,马上清洗并烘干。用真空密封袋进行密封保存。将包装中间接头的泡沫加厚,全封闭式包裹,避免运输过程中的破坏。
6、MYP矿用移动阻燃屏蔽橡套电缆:确保运输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与运输公司签订责任协议,严格要求其确保运输过程的质量安全。
7、MYP矿用移动阻燃屏蔽橡套电缆:避免在拆卸 及时清理现场带有铁钉、毛刺的木板等材料,避免中间接头主体在取出清理、安装过程中被刺伤。增强工程人员的质量意识,在产品安装前进行严格的外观检查,尽早发现危险隐患。通过此次110kV电缆预制式中间接头缺陷试验验证分析可以发现,电缆附件发生击穿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技术人员分析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电缆附件产品本体质量上,尤其是电缆附件的结构设计及材质的性能。电缆附件本体质量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安全性能,但电缆附件在周转过程及安装现场中受到的外部损伤也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于目前的电缆线路,人们都比较重视其电气成效,忽视了它的机械成效。因此,应提高出厂试验局放、耐压值要求,加强产品外观检查,特别注意产品在周转、运输、安装过程中的防护工作,提高电力电缆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果您对“MYP矿用移动阻燃屏蔽橡套电缆”感兴趣,欢迎您联系我们
猜您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