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高压电塔。


短线是隔离两个线用的。共有5根,分别是2根避雷线和三根火线。由于高压线塔设计的比较高,有些还是在山上,阴雨天气难免会遭到雷击。
避雷线是铁质的,避雷针是铜质(也可以是银质的),避雷针顶端向天,避雷线连接避雷网埋地,避雷线连接避雷针,雷雨季节。
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是避雷线,防止雷直接击到输电线上,这两条线一般与铁塔相连,将电流引入大地,防雷击。
高压线的避雷线作用就是防止线路被雷电直接击中。根据电力部门几十年的运行经验,这种作法是科学合理有效的。
高压电力线塔顶上的两根细线叫做避雷线,它的作用是防止雷电击到三相高压电力线上,起到对整条线路的一个保护做用。
一般情况下110KV的高压输电线是一根或两根避雷线具体还要看它的架设方式,例如:110KV的如果三相线是成品字形架设就只用一根避雷线。
避雷线的保护范围通常以避雷线和外侧导线间连线与垂直线的夹角,即保护角表示。保护角一般不大于25º,保护角越小,保护越可靠。
架空地线是保护免遭雷闪袭击的装置。又称避雷线。简称地线。
接地一般要打入地1.5-2米。埋设地线有一定技术要求,首先要看电压高,其次还要看频率高低和功率大小,要根据这方面综合情况再设计地线深度和面积大小。
高压输电线路必须装设避雷线,避雷线架设在导线上端,一般为两根,材质为钢绞线。每基杆塔均应有接地装置并保持可靠电气连接,当有雷电时,因避雷线处在高出。
避雷线:高压输电线的塔架上顶部有两根线就是避雷线,原理就是当雷电击时最大最快的分解和释放雷电浪涌,保护电网和塔架,主要是将雷电流导入大地释放。
ABC三相加一根避雷线。四根高压线中最上面的一根是避雷导线(即所谓的避雷线),保护下面三根相线的安全。
为什么高压输电塔上面都会有两根看似比较细的线?高压输电塔上面的两根细线为输电线路中的避雷线。
为防止雷电绕击线路,对于雷区活动频繁的线路地段应架设耦合地线,即在35kV线路原有避雷线的基础上,在下层导线的下方3m处架设一条架空地线。
35kV变电所出线需要架设约2公里左右的避雷线。根据高压线路设计规范要求,110kV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路需全程架设避雷线。
高压线的圆球或圆环,称为均压球或均压环用来改善高压电场的分布(均压),防止。
30万伏高压线路总共有五根线,其中最上面的两根电线为避雷线,像这样30万伏的线路必须是全程避雷。
高压双回路输电线有8条线,每个回路3根线,最上面的两根线是避雷线。由于高压线塔设计的比较高,有些还是在山上,阴雨天气难免会遭到雷击。
你所说的高压输电的五根线,最上面的两根是避雷线,在发生雷击的时候,避雷线可以将雷电引入大地,避免雷击对供电线路的破坏。最下面的三根线是三相供电线路。
避雷线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是避雷线,防止雷直接击到输电线上,这两条线一般与铁塔相连,将电流引入大地,防雷击。
高压线本身没有避雷效果,但是有避雷线可以起到避雷的效果。高压线的避雷线作用就是防止线路被雷电直接击中。
高压电5根电线上面两根是避雷线下面三根是输电线。其中下面的三根是高压输送线,相对于上面的要粗。上面的2根是避雷线。
高压电线的四根线的排列顺序是从左到右1A相,2B相,3零线,4C相。四根高压线中最上面的一根是避雷导线(即所谓的避雷线),保护下面三根相线的安全。
避雷作用这是在高压传输中遭遇到雷雨天气时,对电压传输线起到保护作用。
避雷线、避雷带和避雷网的区别在于:避雷线是铁质的,避雷针是铜质(也可以是铜质的),避雷针顶端向天,避雷线连接避雷网埋地,避雷线连接避雷针。
猜您兴趣